未来特大城市户口更有价值,其他城市一般,但省城学区房有机会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积分入户 落户咨询
(未来特大城市户口更有价值,其他城市一般,但省城学区房有机会)
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
这句话直白地说,就是五年内必须要基本建成“内循环经济体系”。
最重要的一点:
除超大、特大城市外,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或城市群探索推动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同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意思就是你在A城市的社保年限,将来去了同一个城市群的B城市落户,社保年限可以累计互认,这样你就可以在城市群内部的城市中自由流动落户。
推动了城市群内部人口的自由流动,促进经济内循环。
第二,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意思就是只要你在这个城市买房或工作租房,拥有经常居住地,你就可以直接落户,而不再考虑人才引进落户。
这句话相当于:买房就送户口。
但是方案中也特别强调了一点:除超大、特大城市外。
在中国,能够称之为“超大、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必须要达到500万以上,才有资格进入这个门槛。
根据我们的统计,目前国内一共有15个“超大特大型”城市,仅仅占到中国663个城市中的2.2%。
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只有这15个特大超大城市的户口可能还有点价值,其他95%以上的城市户口想落就落,基本上“全部零门槛”。
户口的价值一般分成两种:
第一种是“高考价值”,比如像北京上海天津这三个城市,高考一本录取率远高于其他城市,比如北京的2020年高考一本录取率高达45%,重庆同样也是直辖市,仅有21%。
由此可见,北京户口的高考价值直接碾压全国其他城市,上海户口和天津户口的“高考价值”也不低,落不了京户,可以考虑上海户和天津户。
这种拥有明显“高考价值”的户口城市,绝不会轻易松绑。
第二种是“产业价值”,其实就是工作机会多少决定了户口的价值高低。
比如像深圳户口和广州户口,其价值不在于高考录取率优势,而是在于它提供的工作机会和挣钱机会,所以落户门槛也相对比较高。
你想要工作挣钱,就必须要落户,这样生活更方便,所以15个特大超大城市中,除了京沪津,其他城市的户口都体现在“产业价值”上。
所以除了这15个特大超大城市以外的城市户口,既没有明显的高考价值,也没有太大的产业价值,能松就松,能放就放了。
相信之后会有一大堆城市将再次对落户进行松绑,中国的人口将会再次出现大规模聚集现象。
第一,从农村向城市聚集,城镇化率会急剧上升。
中国目前的城镇化率大概在60%左右,约有8.4亿人已经生活在城市里,未来十年还要推动每年大概1%的人口进城居住生活。
但是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增长出现了“障碍”,同时还出现了人口“返潮”的现象,农民工不仅没有加速进城,反而重新回到了农村。
背后的制约因素就是“户口”,户口制度成为制约人口城镇化的关键因素,随着户口制度的逐渐瓦解,人口肯定会出现从农村向城市加速聚集的现象。
第二,流向大城市的步伐会放缓,从县城向省城大量聚集。
由于特大,超大城市的户口门槛相对比较高,再加上房价高企,其实未来5-10年,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步伐会放缓。
而省内流动的频率会加快,更多的是从县城向省会城市聚集,尤其是当省会城市落户出现“零门槛”的时候,大量县城人口会快速向省会城市聚集。
同时外出打工的人员,由于不能在大城市落户,也会为了孩子上学而选择在省城落户,再次加速了省会城市的“人口规模”。
这就是所谓的“返乡置业潮”,在多数省会城市中普遍存在,比如郑州的房价,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依靠返乡置业潮来支撑的。
随着人口从县城,外地大城市向省会城市聚集,随之而来的就是省会城市的“学区房”可能会带来暴涨行情。
在新一轮房价上涨浪潮中,大城市的“学区房”已经首当其冲,包括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学区房上涨幅度非常大。
归根结底就是人口规模太大,学区需求过于旺盛,导致市场“供不应求”,从而导致学区房往往成为这一轮房价上涨的核心资产。
最近上海为了遏制“学区房”的上涨,甚至不惜发布“教师轮岗”政策:
每位教师10年内须有规定的流动记录。
学区、集团内1-2年的交流轮岗工作经历将作为提任校级干部的重要因素。
新评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不低于20%左右的人员流动到乡村学校或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学校支教3年。
而这一次随着落户再一次松绑,人口的聚集,恐怕各大省会城市的“学区房”的上涨行情是很难避免了。
省城“学区房”,毫无疑问将会成为投资客眼中下一轮入手的“香饽饽”。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深圳73家定点机构可刷异地医保卡看门诊
- 深圳社保断交个人能补缴吗?流程相当复杂,一般人还真做不到!
- 家长反映:超期办理居住证影响孩子入学户政部门提醒:申领居住证须登记满半年
- 一文说清社保一二三档有什么区别?缴费基数是什么?费用怎么算?
- 想入户深圳,必须要注意的几件事情
- 办理农转非户口需要什么证明材料
- 揭秘2018深圳入户重大调整,计生不再作为入户前置条件!
- 新型入深户方式,与你何干?
- 搜“深圳入户”满屏中介广告!有人花六千办,有人自己办分文未花
- 深圳户口对小孩读书有多重要,今年的中考告诉了我们真相
- 入深户的要赶紧啦,越来越难了!
- 深户籍政策大变化:满足条件人才可直接申请入户
热门文章
- 应届毕业生深圳入户审核应届毕业生秒批入户
- 如何申请入深户应届毕业生入户秒批
- 毕业生落户深圳选择个人户,还是集体户
- 2019深圳入户积分计算(2019深圳积分入户分值表)
- 深圳积分入户,子女随迁深户要求
- 35周岁如何准备2020年入深户,办理深圳户口指南
- 2020积分入深户政策积分入户查询
- 深圳积分入户补贴公示去哪里看
- 积分入户个人测评太简单了
- 深户办理有妙招
- 新闻推荐:2022年深圳积分入户开放时间今日行情一览表(2047更新)
- 深圳办积分入户条件具备,入深户蕞新消息
最新文档
- 深圳一次性推出近万套公租房
- 非深圳户籍的你,社保中断后会有什么后果,看看这5点
- 7月20日前,深圳用人单位可为员工更改基本医保档次
- 深圳入户政策扑朔迷离,《意见稿》或将重新洗牌?
- 惠州入户需要多长时间?
- 深圳公租房政策,申请条件,流程
- 深圳入户新政策要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 重磅:放开放宽落户限制,增加劳动者报酬,完善股市基础制度
- 深圳社保如何打印清单?如何打印社保参保证明清单?
- 社保能“代缴”“挂靠”?假的!千万别信
- 深圳试管婴儿纳入医保 你愿不愿意尝试
- 急于入户的深圳人,你们的福音来了